在上一篇博文里,我提到了十分钟前做的那个梦,后来我想到了一口新饭的这个视频。
在他视频的评论区里,这个评论说得很好。他说:
很有共鸣,虽然观点可能有点伤人,但是其实只要反对的朋友们尝到过几次“自私”(也就是优先给付自己)所带来的正向反馈和境况的持续改善,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做出更稳妥的决策了。所谓的自私其实是一种理性的自我保护,很多时候不计后果的无私付出其实都只是在为自己的情绪价值买单,自我感动。
这不正是我要改正的吗?
我因为儿时经历的原因,非常不喜欢自私和刁钻的大人性格。虽然我后面知道不是所有大人都是这样的,但我依然难逃对“自私”二字的蔑视,想用自己方式而活的冲动。
而其实,用这个视角来看,这只是我通过付出在自我感动,以及补偿小时候的心理创伤罢了。
如我以前所说,用荣格的话讲,那是我的“阴影”。
那么此时就出现两种人生态度:
第一种是我曾经告诉自己的,把帮助他人作为生命的意义,可以以以下博文为代表:
爱的传递:让自己的生命在与别人的相遇和碰撞中延续 (大致理念)
善良的原理(下):不要对我抱有期待 (论证)
如何做人:做最柔软也最智慧的水 (具体方法论)
第二种就是以下面这篇博文,以及上一篇和这一篇为代表,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找到平衡点:
你究竟要选择哪一种呢?
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