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,单纯,不算计。 呈现在你眼前的应该是一个人,用人的方式与他相处,而不是去找与他相处有什么好处。 当两年前,那个印象深刻的台湾朋友说出那句“不要把你们中国人那一套带给她”时,我很长时间不能理解她在讲什么。 我向往自由,向往文明,自认为在墙外的世界学到了很多东西。 但现在我知道我只是在模仿,模仿他们的表面,试图让自己像一个文明人。 但我的内心没有改变。 大陆人和台湾人差距最大的一点, 就是大陆人在经历社会的毒打后,丧失了心里最单纯的东西, 因为对他们而言,学会保护自己,用算计的视角,功利地看待别人,是需要的事情。 在台湾不会,在崇尚普世价值的地方不会。 我曾对很久前认识的那个台湾大叔说,你和我们这的大人有很大的区别。他笑笑说,会有区别吗? 是有区别的。我们这的大人,很少有人为了兴趣跟一个少年讲话。那些四十岁的大人只会觉得,这是浪费时间,没有任何收益。 而你不会。 以及我看到的小羽的男朋友,他们相处融洽,我当然无意打扰,只是默默下定我也要当这么好的男友。 于是有一段时间我对韩愈超好,即使有我不想做的事情,也压抑感受,配合韩愈去做。 韩愈当然什么都不懂,她也觉得很幸福。 但我觉得这种模式错了。因为教会我“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”的人,也正是小羽。 我现在明白了,那是因为我只在机械的模仿。 人家的美好不是装出来的,是真正单纯,真正用心爱着。温柔是这种心境的结果。 而我只是在模仿机械的表面,并没有发自内心地做这些事情,所以才会感到不适。 我没有知行合一。但要调整的不该是行,而是知。 而在大陆,这种心境只能在情窦初开的初中生身上找到了。 社会规训人,让人们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看去。 小时候是高考,长大了是功名利禄。所有人挤在这个赛道上,并且以这个赛道的排名评价自己的人生。 他们没有更多的人生角色,没有更多的生活路线,只是被困在这一个赛道上。这一方面让人们更功利,另一方面束缚了人的自由,不是从外力,而是从内心。 他们在内心里越来越将自己工具化,也将别人和世界工具化。唯独忘了作为一个人类,最原始、最本真的那一部分。 这是时代的悲哀。 我当然无力去改变这一现状,首先这不是我造成的,其次在人人自危的社会,我需要先顾好自己。 这也是悲哀的一部分。 但生活在这里,也只能这样。 最后分享昨天看到的一则书摘吧,是我看韩寒的《1988》看到的: 个人的自由当然依赖于尊重自由的外部环境, 但比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