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, 2025的博文

我迷失自己的那部分,恰恰是人性里最单纯的东西

善良,单纯,不算计。 呈现在你眼前的应该是一个人,用人的方式与他相处,而不是去找与他相处有什么好处。 当两年前,那个印象深刻的台湾朋友说出那句“不要把你们中国人那一套带给她”时,我很长时间不能理解她在讲什么。 我向往自由,向往文明,自认为在墙外的世界学到了很多东西。 但现在我知道我只是在模仿,模仿他们的表面,试图让自己像一个文明人。 但我的内心没有改变。 大陆人和台湾人差距最大的一点, 就是大陆人在经历社会的毒打后,丧失了心里最单纯的东西, 因为对他们而言,学会保护自己,用算计的视角,功利地看待别人,是需要的事情。 在台湾不会,在崇尚普世价值的地方不会。 我曾对很久前认识的那个台湾大叔说,你和我们这的大人有很大的区别。他笑笑说,会有区别吗? 是有区别的。我们这的大人,很少有人为了兴趣跟一个少年讲话。那些四十岁的大人只会觉得,这是浪费时间,没有任何收益。 而你不会。 以及我看到的小羽的男朋友,他们相处融洽,我当然无意打扰,只是默默下定我也要当这么好的男友。 于是有一段时间我对韩愈超好,即使有我不想做的事情,也压抑感受,配合韩愈去做。 韩愈当然什么都不懂,她也觉得很幸福。 但我觉得这种模式错了。因为教会我“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”的人,也正是小羽。 我现在明白了,那是因为我只在机械的模仿。 人家的美好不是装出来的,是真正单纯,真正用心爱着。温柔是这种心境的结果。 而我只是在模仿机械的表面,并没有发自内心地做这些事情,所以才会感到不适。 我没有知行合一。但要调整的不该是行,而是知。 而在大陆,这种心境只能在情窦初开的初中生身上找到了。 社会规训人,让人们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看去。 小时候是高考,长大了是功名利禄。所有人挤在这个赛道上,并且以这个赛道的排名评价自己的人生。 他们没有更多的人生角色,没有更多的生活路线,只是被困在这一个赛道上。这一方面让人们更功利,另一方面束缚了人的自由,不是从外力,而是从内心。 他们在内心里越来越将自己工具化,也将别人和世界工具化。唯独忘了作为一个人类,最原始、最本真的那一部分。 这是时代的悲哀。 我当然无力去改变这一现状,首先这不是我造成的,其次在人人自危的社会,我需要先顾好自己。 这也是悲哀的一部分。 但生活在这里,也只能这样。 最后分享昨天看到的一则书摘吧,是我看韩寒的《1988》看到的: 个人的自由当然依赖于尊重自由的外部环境, 但比选...

看看我即将二十二年的人生

 苏格拉底说:“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。” 我认同这句话。很多人终其一生,也未曾思考过人生的意义。 也许他们认为那是无用的,但其实很有用。 就像你开车不能只顾着加油和踩油门,你还要有一张通往目的地的地图。 否则很可能车轮陷入泥潭,或者想去美国却开到阿富汗,大相径庭,大失所望,随即后悔。 这是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,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。 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也可以活着。只是有点漫无目的,得过且过。别人让你干嘛你就干嘛,像一只提现木偶。但很多人偏喜欢做一只木偶,这也挺好。 但还有人不愿意漫无目的地生活。可惜他们当中,并不是所有人从有疑问起,就能立刻找到生活的意义。 也许没有人指导,迷雾需要你自己去拨开。 就像我的二十年人生。 我出生在中国小镇,父辈工薪阶层,最大的愿望,就是让我做一名出色的小镇做题家。 然后继承稳定的,丰裕的,却望不到头的体制内工作。因为社会险恶,人心惶惶,人人自危,社会没有善良。 这话我只认同三分之一,一是因为此言太过绝对,二是社达要加上地域限制。 起码在当时,不是所有社会都是社达的。所谓的文明指引着我,直到MAGA的出现让我沉沦一段时间。 现在依然不是。 而那时的我,不出意外,产生了心理问题。 却仍然缺乏大人的关心。无论在家还是学校,成绩都是一切,比我的身心健康更重要。 在这种情况下,我结识了一群网络上的朋友。他们成了我暂时的避风港。 然后我了解到了人文主义,看到了地球上其它国家的社会福利、先进思想。明白了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。明白了很多问题不是我的错,是哪些东西阻碍着我,哪些是我人生的路障。 我了解到了真正的自由,不是随心所欲,而是自己决定,自己负责。 这是一种不能剥夺的权利。 我曾与路障们抗衡,但我放弃了。因为对手太过强大,而我过于弱小。 而且那也不是他们的错,他们也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而已。 劳动的人值得尊敬,他们在基层打工,我同样尊敬他们。 更进一步,我认识到了威权并非错误,它和民主只是各有优劣。有些民主没有的优点,到了威权这里,可以发展的很好。 这是辩证的问题,没有对错。只有在什么样的时间下,在什么样的环境里,应该实行什么更加合适。 然后我了解到了世界观。这个世界由商业资本串在一起。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商业史。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,都必须与此有关。 然后我开始明确自己的价值观,并且开始尝试与人合作。准确地说,守住自己的价值观核心,然后不卑不亢地与...

世界伸出了手,你却喊了声MAGA

黑格尔说:“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从历史中学不到任何教训。” 我是部分否定这句话的。人类可以从历史中学到教训,只是要撞好几次南墙。 回顾人类历史,从大航海开始,商业把人类连成一个整体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内外两面撕开了天主教的口子,让欧洲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的事实。 资产阶级革命把不利于资本的障碍全部扫光,无论是国王还是教廷。国内市场饱和了,他们又向外扩张,用炮弹轰开古老帝国的大门,让五千年历史的帝国成了原料产地。 那时的资本血腥而贪婪。一群学者创造了一个词:社会达尔文主义。强者可以得到一切,弱者不需要被保护。弱肉强食,丛林法则。他们相信这样可以促进人类的进步。 于是守夜人国家出现。小政府只负责治安,不提供任何社会保障。资本肆意扩张,横行霸道。国际上,帝国们掠夺殖民地和资源,压迫当地的人民。 然后一战来了。两败俱伤的战争。凡尔登的战壕里挤满了血肉。终于胜利的协约国望着战败的德国,说:“让你永世不得翻身。”德国喜提苛刻的凡尔赛合约。 他们以为这样能让德国屈服。没想到二十年后,一个小胡子把德国改造成军国主义国家,开始疯狂反扑曾经的胜利者。 人们艰难的打完二战,终于认识到:这样不行的。于是苏美英创造了联合国,说:“打之前先谈谈。”欧洲的左翼运动兴起,增加政府开支,提高社会福利。社会主义以社民的形式在欧洲实践。二战的世界工厂美国将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,第二代第三代世界工厂由贫变富,直到东大。 人类的文明史,其实就是一部商业史。 人性总是贪婪的。但承认人性贪婪,是创造美好社会的第一步。梭伦在《瓦尔登湖》说:“人性里最美好的东西,也是最脆弱的,需要小心去呵护。” 如何呵护?左派找到一个能让利益持续,也能让更多人受惠的方法。那就是世界市场,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地区。被转移的国家打苦工,积累财富,趁机研发自己的科技,直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,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。 这当然并非完美方法。东亚三国文化吃苦耐劳,于是几十年来,产业在东亚转移来转移去。而印度和非洲懒散,制造业良品率不高,没能搭上全球化快车。 商业文明经过几百年发展,终于进化到创新主导的全球市场。利益的拓展也带来了二战后的“相对”和平。 直到MAGA带着铁锈带的工人们崛起,保守主义重回舞台。 MAGA似乎没有理解美国赚钱的逻辑。美国赚的钱来自全球霸权。联邦政府是世界政府。美元是全球货币,各国才会储备美元外汇,购买美债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