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世界真的都是商业和利益吗



前言:我说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是商业和人性,但没说过世界的运行只有商业和人性。如果那样,这世界岂不是太无聊了?


我常看的一个博主,王海滨的财经闲谈,说的很多话都令我受教。他活跃在X上,有时也在公众号和博客上发文,文字简洁但有道理,很爱看他说的话。

不过尽管我很喜欢看他的文字,却不代表我无脑认同另一个人的一切看法。亚里士多德说: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。”我把很多能给我带来启示的人都当作老师,并且尊敬他们的智慧与理性,但对于他们的话语,我依然吸收再利用。

王海滨老师有一个我不认同的一点,并不在于他对于经济或政治分析的细节,而在于他整体的世界观。我感觉,也许因为从事金融工作的原因,王老师倾向于把这个世界看成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合,不同利益来回争斗,又在政治上安插各自的代理人,最后把利益集团的争斗通过政治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
这个基本事实是正确的。现实政治不存在白月光,利益集团一定和政治相联系起来。美国的华尔街无不与两党有关,台湾在安乐死议题的阻碍,也与民进党与养老院的联系有关。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做大之后,也往往会被授予一官半职,例如许家印曾任人大代表,马化腾也当过政协委员。

民主最大的优势,是让更多底层民众也参与进政治来,而不是只有上层阶级的内部讨论。当然了,这需要这个国家的民众具有一定的素质。而老牌民主国家在民主的演进过程中,也是循序渐进的,并非所有人一开始都有投票权。

那么既然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,利益集团和政治联系都如此紧密,那么是否就代表王老师的世界观是“普世”的,那些价值观和理想都是虚无缥缈的呢?

我们说,世界观是私人的事情,所以没有谁的世界观是“绝对正确的”。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一个人并不用迎合另一个人的世界观;很多问题都是,只要他的逻辑能自洽,并且能使自己信服就可以。

当然,一个人既然有认知自由,也就一定要为他的认知付出代价——好的代价或坏的代价。

那么在我看来,王老师这样考虑问题的方法过于片面了,至少我不会考虑接受这种世界观。因为在我看来,世界的底层运行逻辑(金钱和人性),并不等同于世界的全貌。在这两个底层逻辑之上建构的世界,是极其复杂与多样的。

一个人当然可以从这两个底层逻辑向上看,这样更能直击中心,但你也就错失了从全局俯瞰的复杂感,以及身处这个人类丛林中的酸甜苦辣。

人当然需要理性,但我认为,过度理性也不是很棒的事情。凡事要平衡,要适度。

王老师有一句名言:“顺着金钱的方向寻找。”

对一个商人而言,这无可厚非。其实这句话本身也极具哲理。

但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这样想,世界就太单调了。

这世界需要金钱,但世界的复杂,远不止金钱一样东西可以概括。

欢迎在商业的世界中做你自己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