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认为我自己已经是很棒的了,因为在先天人格教育不足,后天又遭受恶意伤害的情况下,我从来没有堕落成一个彻底的坏人,而是依然在心里保留着善的种子。这一方面得益于我长期坚持的价值观,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朋友的先后帮助和引导。
总结来看,经过了那一次事件之后,我的性格也逐渐变得保守。这一保守不仅体现在我会和大多数不熟悉的人有意的保持距离,更体现在我逐渐学会了自私一点,优先照顾自己的利益,以及磨练了自由意志,学会用独立思考甄别他人的想法,抵御他人的无端攻击。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。
而博主在此之后也长期自称为一个个人主义者。但今天我所写的博文,却是对我和很多人拥有的「极端」个人主义的反思。(实际应该叫补充和升华)
个人主义当然没有错,因为我们都是独立且自由的个体。但「极端」个人主义在我看来就不好了。极端个人主义和一般而言的个人主义有一个很大的不同,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只考虑自己、不考虑别人,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完全不顾别人的死活,只要自己开心就好。
这样的极端个人主义是我非常不赞同的。事实上,如今的中国之所以社会氛围这么恶劣,就是因为社会上存在太多这样的极端个人主义者,存在这些极端自私的人。
个人主义当然没错,关键在于,一般而言的个人主义,不仅会尊重自己,也会尊重别人。也就是说:我和别人都是完全独立自由、应该被尊重的个体。而「极端」个人主义者则是只尊重自己、不会尊重别人,而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,因此极端个人主义者往往显得面目可憎,虽然人们往往拿他们没办法,但他们的确不受大部分人的喜欢。
在中国的环境下成长,很多人在受了挫折以后,并不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,而是会成为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。这样的人我见了太多太多。也许是因为他们缺乏引导,所以才走向极端,而在这一过程中,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席,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。
那么正确的应该怎么去做呢?我们说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,这一点需要承认,无论谁都没有能力否定人性。那么既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,我们就要去顺应人性。如何顺应自私的人性呢?答案是要以合作的心态处理任何一段人际关系。要想想对方为什么需要我,思考对方想要什么,有时候就算对方不刻意强求,如果你给了他想要的,他也会很开心并表示感激。
这并不是虚伪,而是一种成熟。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、方法和工具,可以让我们更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。毕竟无论什么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,只取决于使用他的人怎么用,不是吗?
所以,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当然是有区别的。而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指的是尊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,尊重个体的差异,这和人际关系的互惠原则并不冲突,只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才会和互惠原则冲突。因此,记住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的差异点,学习互惠原则,然后努力践行吧!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