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23

放下对别人凝视的恐惧:成长是自己的事情,不需要表现给人看



“班主任的死亡凝视,让我们被培养成动物园的猴子——当然,这种培养不仅限于班主任,而是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
你不是动物园的猴子,不需要别人看到,你是独立的人,可以有自己的想法,可以纯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。”




我觉得很多人自我成长都有点刻意。

比如你了解到了一个“我要独立”的理念,并且你也认可,“我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”这种精神是正确的。可是,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发个朋友圈,或者告诉最好的朋友,你发现了这个道理,然后你会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变得更好。如果朋友是一个正常人,他就会很奇怪:你既然说要独立,不在意别人的看法,为什么还要特意过来跟我说一声呢?

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太在意别人看法的结果。只要还在意着别人的视线和看法,你就不算真正的长大。成长本身是你自己的事情,不需要表现给别人看到。等你自己慢慢地成功变好了,再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去帮助别人,别人自然会看到你的进步。在此之前不需要那么着急地表现自己。

这种现象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似乎特别普遍。我观察到,很多人都想要进步,但却没有摆脱想要表现的想法。我朋友圈里就有一个好友,天天跟我一样发自己的见解,嘴上说着自己想独立,但有时还是会在意别人对她不好,或者不回复她,也会通过刷朋友圈来博取关注。这样的表现,当然不算是长大和独立,属于是懂得了道理,但没有去真正地落实。

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被父母、老师规训地太多了。我们被培养得容易在意别人的视线,尤其是那些当权者的。比如班主任的死亡凝视,你之所以害怕班主任,是因为他只要不满,就可以用一句话剥夺你的利益(没收你的手机,或者叫家长)即使是上了大学,自由度增加了,老师也依然会用权威恐吓班里的同学。再往深了说,整个社会的运行就不是依靠规则和法律,而是依靠权威和对权威的恐惧。在这种权威模式下,所有人都必然会用放大镜一样扫描自己身上的错误,因为这些错误但凡被有权威的人观察到,可能就会遭遇灾难,所以人们都学会了“自我审查”。

久而久之,这种习惯对人的精神状态当然是有影响的,它甚至可能会从根本上重塑一个人的人格。

解决方法也很简单,只能从自己做起,放下对别人凝视的恐惧,接受自己的独立(光是想到还要学着去接受独立就感觉很可悲)要明确一个道理:成长是自己的事情,你不需要表现给别人看,自己变好就可以了。只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人,而不是动物园里供人观看的猴子,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