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16

喜欢开放的人,喜欢真诚的人,这样的人最可爱,这样的国家最美丽




今天的标题有些长。但这个标题把我心目里理想的人类精确地描述出来,他们是我最想认识的人。

平等自由的价值观,是我心里与功利主义相对的观念。一个强调尊重,给予个人自由和机会,尊重人的个性和不同;另一个把个体束缚在规则里,用自上而下规定的标准让人们互相审视、评判,把个体打造成螺丝钉而不是人。

在平等自由的价值观里成长,在宽松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下长大的人,从小到大接受了别人的尊重、包容和理解,也会反过来包容他人。同时他们长时间感受到了社会中四面八方的爱,因此容易对人产生信任。而与此相对,在功利主义价值观里成长,并在持续不断的内卷和他人随意的评判甚至打骂中成长的人,要么锋芒毕露、精于算计、不屑于体谅他人、喜欢欺压,要么封闭自己、虽然保留一些善良却不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。可以说,平等自由的社会虽不能称之为天堂,但却实在是个人成长的沃土;而功利主义的社会则是个人成长的地狱,因为个人在其中没有成长,只有无休止被规训。因此功利主义的社会里永远只有成功者和失败者,就是没有人。

一个习惯了功利主义的人与一个习惯了平等自由的人互相交流,有时会有逾越不了的鸿沟。比如,一些人把女人说成泄欲或生育的工具,或者把孩子说成养儿防老的储备。习惯平等自由的人往往感到厌恶,比如一个女生会想,我是我,有我自己的性格,为什么要把我物化?可以说物化是功利主义社会的核心。功利主义只有把人物化,才能把人当成指标,让人去追逐各种虚无的头衔;如果每个人都觉醒,并产生了独立自主的意识,对于某些依靠物化人把人玩得团团转便于管理的人来说,将是他们的灾难。

正如我最近在看台湾的公民教材,这门课就相当于大陆的政治课。公民教材的第一课,是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同,而政治课本的个人部分,则是告诉学生“你是谁”。一个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、定义自己,另一个却是直接告知学生你该有什么定义。这大概就是两种价值观不同的体现吧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