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力的悖论
要讨论努力,你首先要明白,这世界的很多事是有利益链条在背后的。
如果,一个人不停鼓励你努力,宣扬努力的好处,而你最后却发现他自己其实并不怎么努力,甚至是靠投机取巧才成功的。那么无论他如何宣扬努力,把努力包装得多么正能量,都无法排除一个可能性:你的努力会对他产生好处,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让你努力。
原因很简单:他自己都不相信。既然努力这么好,为什么你自己不努力,却让我努力?一个人宣扬某种话,如果不是真心相信的话,就必然是有利可图。
如果你再多想一点,就会发现:那些不要求人们一定要努力的国家,常被我们讽刺是在培养废物,可这些国家依旧富有,大企业林立,并没有丧失创新力,百姓也没有变成只会吃喝的傻子,而是把多余的时间用在陪家人、旅游、讨论政治上,那里即使是工人也可以过得很幸福。而处处宣扬人们要努力,甚至用筛选式教育和低薪资水平强迫人们努力的国家,普通人却相对贫穷,他们并没有因为努力就增加智慧(事实上那些努力大部分只是机械地重复),只是领着微薄工资终日埋头苦干,没有多余时间思考,更没有时间生活。以朝鲜为例,那里的人们普遍很贫穷,但金家三代人却一直过着大鱼大肉的生活,三将军的迈巴赫更是一辆接着一辆。
那么问题出现了,为什么不宣传努力的地方的人们却生活安逸,而天天宣扬要努力奋斗的地方的人民却不见得都“勤劳致富”呢?我恍然大悟,这里的安逸和贫穷是针对大多数人而言,也就是对这个国家的国民来说。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而言,却总是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。美国总统的工资虽然很高,但绝对不会占到整个美国财富的0.1%。而金将军的国家虽然贫穷,他本人的豪车却已经至少上百辆了。
没有人会否认努力本身是一种优秀的品格,但如果一个自己不努力的人却天天让你努力,那你可就要小心了,说不定你努力的成果正在被别人窃取呢。虽然努力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品格,但它并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条件,例如就有一个比努力作用更大的因素,叫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。如果机制决定了你的努力成果会分一大半到别人手中,那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,就像一个蛔虫病人整日骨瘦如柴,你能说是因为他吃得不够好吗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