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3

最近的感悟:理想要有现实支撑、我们应该做一个坏人

谈一下最近的两个感悟。

第一个,理想需要有现实来支撑。

放在国际层面上,西方推广普世价值的理想由全球化作为现实载体。在全球分工、贸易互相开放的经济基础上,各国产生了共同利益,于是西方的价值观得以推行全世界。接受全球化的国家也一个个由贫变富、再产业转型,建立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型社会。

这一进程经历了日本、韩台,直到碰到中国才碰了钉子。

在个人层面上讲,理想也需要现实来支撑。当你想要做一件事,你一定需要财力和人力支撑,小到帮助朋友,大到社会公益、传播正确价值观都是如此。

也正因为这样,我对网上做视频的博主接广告或者推广自身业务并不反感,只要他们的视频是传播正确价值观,积累财富用于自己生活或扩大工作室都是正常的。简中互联网的人一直只见得科技和娱乐博主接广,排斥宣扬理念的博主获得收益,觉得他们就该清高,这是很不好的习惯,跟古代排斥商业没本质区别。

第二个,我们应该做一个“坏人”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那是因为我发现无论是我,还是周围的一些朋友,我们都有太重的自我责任感。我们可能希望周围的环境、朋友甚至是整个社会更好,所以总是希望做点好事,甚至有时不惜牺牲自己利益,委屈自己满足别人。

这种想法本身很高尚,但却有现实困境,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如此善良对待——虽然他们的恶并非他们自己的问题,更多是环境导致,但善良的人不该承担从小到大环境给他们的恶果。对于部分人,当你善良待他,他可能反过来利用你,甚至反咬你一口。

尤其是在一些公民社会并不完善,科技迈入了现代但生产关系还处在前现代的环境里,善良更容易被利用。于是人们更不愿善良。

而当一个人维持了无私的人设后,尽管他们的自我和个人利益受到了压抑,他们仍然倾向于维持人设,而不是关注自己。这是人与他人相处倾向于维持统一人设的心理规律。

不承认个人利益,就不可能发扬善良。委曲求全终有一天会爆发,或是一直以抽象的方式维持下去。承认人性的丑恶,是建筑善良的基础——这不是我说的,这是美国国父们的观点。

我最终从小羽的生命里学习到了人生的态度。干脆做一个坏人吧,我就是坏人,这样你就不能道德绑架我,或是拿我怎么样。当有了可以自私的基础,我们才能更有底气向别人施加善意。毕竟,所谓的好人,不也只是承认了自己是坏人,又忍不住去做一些好事的普通人吗?

大众的善良永远都在微小之中,而不是宏大的牺牲自我的史诗,那只存在于圣人和文艺作品里,不适用于普通人。

当我承认了我是坏人之后,我的心胸也一下子开阔了。不用再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背负太多超越自己的东西,我承认自己有缺陷,承认自己的普通,放下偶像包袱,不必维持什么人设……也对那些想道德绑架我的人说NO。

我还在向你学习,小羽。你依然是我的榜样。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